花現花季-陳秋玉集象主義油畫展
文/潘蓬彬
陳秋玉,是近年來在台灣畫壇大家所熟悉的名字,她創作出一種名為「集象主義」的獨特畫風,畫作內容包含了集錦、印象、心象等為主要的創作元素。喜歡旅行的陳秋玉,將旅行視為重要的創作靈感來源,每去過一個地方或國家,都會以畫作留下回憶,將當地的人文景觀與民族文化等特色,集錦式的在同一張畫布上呈現。創作方式包含各種畫派理論及技法,例如印象派的光影、立體派的分割、未來主義的動式及形象畫派的造型變化等,讓觀賞者充滿豐富多樣的視覺趣味,以及無限的想像,表現出強烈又個人的陳秋玉畫風。
今年個展的畫作,除了在技巧上展現了更厚實的功力,在內涵上更上一層樓,已經輕鬆自在的能與世紀大師交集對話。其中〈巴黎戀人〉一畫,就如俄國超現實主義大師夏卡爾(Marc Chagall; 1887-1985年)所畫的〈婚禮的祝福〉一般的幸福浪漫。陳秋玉畫出夏卡爾所言:「我是將佔據我內心的形象收集畫出來」,她畫出了巴黎花都的婚禮,白衣新郎環抱著白婚紗的新娘,在小愛神的祝福下,似乎伴隨著悠揚的天使樂聲,如夢似幻。〈戀人之島-關島〉一畫,在喜樂歡愉的背後,似乎透露了畫家對於生命的另一番參悟。畫家特地選在鬱金香盛開的季節,造訪風車之國荷蘭,畫下一幅〈風車.木鞋.鬱金香〉的大畫,畫裡有旅遊所見的鬱金香花海、風車、木鞋及腳踏車等,以及美麗的小漁村和梵谷(Van Gogh;1853-1890年)畫筆下的水閘門。理性的蒐集整理了題材,卻反向的揮動出感性的筆調,確實做到了梵谷大師的名言:「照自己感覺到的那樣去畫吧!」。其他〈河畔櫻花盛開〉、〈春天的記憶〉等風景寫生作品,一樣能散發出令人讚許不已的魅力,有如最近將在故宮展出的印象派畫家雷諾瓦(Pierre-Auguste Renoir;1841-1919年)的一貫作風,每一幅畫都充滿了明亮、甜美、飽滿與悠閒的幸福氣氛。
陳秋玉的畫風,雖然承襲著多年來的一貫作法,但是在構圖能力上更顯沉穩扎實,造型與色彩的表現上亦更見純熟洗鍊,也確實符合了十九世紀法國小說家及藝評家左拉(Emile Zola;1840-1902年)說的:「美,是需要通過獨特的藝術手段去再現自然。」過去筆者觀察陳秋玉的「集象主義」作品發表時,曾提及她「隱隱浮現出明日巨擘的身影」,今日的陳秋玉有了更大的超越,已進入「後集象主義」時期,也確定她穩穩地成為「台灣當代重要的代表性畫家」。
透過畫展分享給每一位知音朋友及藝術同好先進,102年6月1日~28日敬請前來提點賜教。